自我越强越痛苦自我越强越易疯

时间:2025/4/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跟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权威统计数字显示,精神分裂症在五十年前的发病率只有百分之一,现在国家仅仅精神抑郁症的人数就有七千万,这是官方的数字。

全世界现在的精神抑郁症接近十亿了,而世界七十多亿人口不到八十亿。仅仅精神抑郁症就这么高,再把其他类型的精神疾病加起来,精神疾病是太多太多了。

我小时候,村子里三百来人左右,但我们村子没有精神病,那就是连三百分之一都没有。现在有将近一千人了,我们村子就有精神分裂症患者,还有因为精神分裂症自杀的。

精神分裂症、忧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几乎所有的精神类疾病,增长速度都在加快。

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率年年攀升?甚至有人把我们这个时代称为精神病时代、神经症时代。

大家可以看一本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书名是《心理医生》。书的最后一页有一个统计数字,是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统计的数字:全世界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在一生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或者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

那么为什么现在精神类疾病越来越多?

神经科学家是从大脑功能学,尤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来研究精神类疾病发病的机制。

心理学家,尤其是倾向于社会文化因素对人行为和心理影响的这一心理学的流派提出来:现在精神类疾病的发病,与社会文化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是目前学术上还有很多争论,还有很多不确定,很多观点都没被确定下来。

也有些人从个性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

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尤其是我对神经科学有非常系统的研究,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对它的研究有多么深。

我最医院的神经内科的医生、神经外科的医生、功能神经科的医生有交流,与介入科的医生也有交流。

我表达的观点,他们都认为非常非常的内行。有一个主任说,国家每年开两次关于功能性MRI的学习研讨会,参加会议的都是院士级的,他邀请我去参加一次这样的会议。

但是我思考的不是这个微观的原因,具体到一个人身上,具体到一个人头脑里的原因,我思考的是人类的心理与文化的关系。

《黄帝内经》一开篇就说了一句非常有力量的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说上古时代的人,是知道“道”的,知道“道”才是上古的人。

《黄帝内经》描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形成统一在一个完全的生命里面,而现代人则形神不统一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今天想选一个小角度进行思考。

庄子在《逍遥游》里边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人无己,我今天就分析这个至人无己。至人就是完全的人,有些人把它翻译为精致的人,这个翻译完全是胡扯,是根据现代人的用词标准来翻译的。

庄子是战国时代的人,必须用战国时代的行文和用词的规律去理解,至人就是生命达到了完全的状态,已经是绝无瑕疵完美无缺了,这就是至人。

庄子所说的至人,只是在精神境界上,就是精神境界达到极高的一个水平,或者一个状态。这样的人叫至人。

庄子说,至人无己。但是,你明明存在的,你明明活着的,你知道你姓王或者姓张,你怎么无己的?什么叫无己?

有人说,无己就是不要有执念。这是不对的,“执念”这是佛教的概念,庄子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释迦牟尼,根本不知道佛教,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零。

庄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呢?他主张人要融入天地之间,融入万物之间,也就是融入道里边去。庄子提倡是:齐物我,外生死,物我两忘。

庄子主张人不要把自己和万事万物区分开,如果把你从万事万物中隔离出来。你隔离的程度越强,你痛苦越深,你就越不完美。

这个隔离是什么?就是在意识上的隔离,用心理学的行话来说,就是自我太强了,能够强烈的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强烈的制造自己的恐惧,强烈制造自己的利益,强烈知道自己的目标,强烈的知道自己的方向,强烈的知道自己的任务。

这种界限分得越清楚,这种意识越强烈,人越不完美,就离至人越远。

无己就是什么都没有,对于功名利禄,对于成就完全放弃,这样人才能够自觉自愿地融入到天地万物之中去,也就是自觉的融入到道里面去了,人就达到完美了,这一点特别像心理学说的人要彻底的摆脱自恋心理。

自恋心理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先看这个故事:

希腊有个美少年叫纳西斯,所以自恋狂也叫纳西斯狂。他有一天路过一条河,突然从河水里看到一个影子。这个男的英俊无比,无可挑剔,简直就像天使一样。水中的那个美少年,让他太喜欢了。他就每天在水中去欣赏这个美少年,最后憔悴至死,化作水仙花,所以自恋心理又叫水仙花心理。

我们看纳西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ssno.com/jcff/184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