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路平凉路的尽头,有一条很短小的马路——爱国路。爱国路,位于杨浦区东南部,长米,宽10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因路处爱国二村遂以为名。年设计,年建成。爱国路上不通公交车,从平凉路往北,到民主二村就到了头。 部分文字摘自《爱国路的记忆》,作者萧楼 平凉路定海路口以北,即为爱国路 在民主二村的前面,有家定海剧场,剧场里还是一种长条形的木椅,木椅一排上可以坐靠十个人。我是很小的时候进过一次定海剧场,看什么戏,现在没有了一丝的印象。 爱国路民主二村的东面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后面的周家嘴路,紧临这条小路边,是公助一村,小路的东面是平凉中学的围墙。进入这条小路口,有一家毛巾十二厂。 上海毛巾十二厂,厂址:平凉路爱国二村号。发展沿革:年地方国营上海勤建毛巾被单厂(由勤建棉织生产合作社改组,年永明等6家厂并入)→年上海毛巾十二厂。主要产品:提花毛巾。毛巾十二厂的南面,是杨浦区有名的白洋淀。说到白洋淀,就会想起天津的老作家孙犁。 民主二村这里的老房子建于50年代初,至今已半个多世纪 小时候只听说白洋淀里有个游泳池,这个游泳池里经常会有溺水死亡的人,每年都有。传说游泳池水底下有水鬼,人们传说的有声有色。但我从来没有去过这家游泳池,也从没有去过白洋淀。最近10年,知道白洋淀里有家精神病院,还有杨浦区党校,都是听说。 白洋淀大概是指从公助一村一直到南面的平凉路这一大块地方。平凉路的马路对面,是我刚开始工作的新华无线电厂。 80年代新华无线电厂 上海新华无线电厂,位于黎平路07号。年8月由上海广播器材厂一分为二建成。该厂系航天工业部大型骨干企业,主要从事防空导弹有关设备的研制生产及民用家电产品研制、开发、生产。 年后,该厂利用军工技术和设备的优势,开发生产电度表、收录机、黑白电视机、微波炉等民用产品。 喜爱牌DD—17型单相电度表获全国新产品奖、上海市和航天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航天牌收录机获上海市和全国优秀新产品奖、上海市和航天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并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该厂共获得国家、部、市级科技进步奖75项,其中国家发明奖项。 年末,该厂有职工人,其中技术人员人。工厂占地面积81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万元。工业总产值47万元。 我们进厂的时候,需要政审,厂属于保密单位,黎平路拐角处的大门口没有厂牌,厂里的电话也对外保密。新华厂在平凉路上有个边门,边门朝北,厂边门的对面马路,就是白洋淀。 白洋淀方圆近二平方公里,南自平凉路到周家嘴路,东自军工路(现在的上海水产大学)到爱国路。白洋淀总有几个湖泊组成,分别为黑浜、白浜、和白洋淀。白洋淀是上海市区唯一的一个天然湖泊。后来白洋淀被国家征用改为了公园,公园开不下去之后又改为了天然游泳场,直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白洋淀再也不复存在了。 白洋淀沿平凉路的路边,有很多家商店,有名的是海光照相馆,照相馆边上是一家家具店。我(指作者萧楼本人)在新华无线电厂团委工作的时候,厂研究室的一位女孩,一位从外地来的瘦小的女大学生叫李娟的,有个下午陪我去海光照相馆拍证件照,现在想起,好像就是眼前的事情。有一年与父亲一起从隆昌路的家步行来照相馆隔壁的家具店买凳子,四个大凳子现在还在用。凳子买回后,父亲在凳子的坐板底下用毛笔写上了一个大大的“徐”字,现在凳子底下还有父亲的字迹。 照相馆的西边,过去有一家伊斯兰私人开的餐厅,这在当时算是一家比较好的饭店,我与新华厂的旧友吕峰先生他们常来这家餐厅吃饭喝酒,是在饭店的二楼。我在外饭店里常喝酒,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再往西,就是有名的淮阳春了,起初淮阳春只是供应点心,面条馄饨等,后来也有炒菜。淮阳春门口是5路有线电车的定海路车站,车站往西就是爱国路路口。 公助一村周家嘴路小路口 爱国路民主二村的西面也有一条小路,这条小路通民主二村。小路直接往西,还有一条相对比较宽一点的路,可以通往内江路。 我的二叔家住在民主二村,我们小时候常去。在二叔家的弄堂东口有一堵围墙,小时候只知道是所学校,至于是什么学校,并没有刻意记得。后来工作以后,我认识了公助一村的一位女孩,我很有些喜欢这位女孩,这位女孩后来就在围墙里的这家学校教书,我这个时候才知道,这家学校是内江路小学。我有一段时间常骑着自行车从公助一村东面的小路经过,是特地的经过。由公助一村的小路穿到平凉路上。这位在内江路小学教书的女孩后来嫁人离开了公助一村,我还常去那里凭吊古战场。在公助一村,我们并没有发生过战争。在刚认识女孩的时候,女孩画了一张她住家的方位地图,邀请我去她家,我没有敢去。 内江路小学位于民主二村77号 爱国路上不通公交车,但这条路却十分的热闹,行人络绎不绝。爱国路靠近平凉路口的东面,白洋淀的西面,是一群私房。我小时候常到这个私房群里的杨兆米叔叔家去,尤其是春节的时候,由平凉路5路车站边的一条小路穿进去,经过九道十八弯,才能够到杨叔叔的家。 平凉路爱国路口 紧临爱国路的平凉路路口,是爱国二村,爱国二村里有我们学校的一位漂亮女孩,我有一个晚上去这位女孩家送温暖,代表学校去送五百元慰问金,听说女孩的父亲是残疾人,腿脚不是很方便。我去的时候,她们家没有人,邻居的一位大妈知道我的来意后,对我说,她们家并不困难。我还是等着女孩的家长回家,把慰问金交给他们,让他们在单据上签收离开。 爱国路中间有一条东西向的横马路,叫什么路,没有一丝的印象。在这个十字路口,是爱国路最热闹的一段,医院,医院。女儿很小的时候,医院打过一次预防针,那时流行用头发检测说孩子缺锌,医院自费打过一针补锌的针。我有位同学的医院做医生,医院的路边碰到过几次,她是我们一公房的人,我们见面并不说话。 定海路,平凉路方向 十字路口的西北面是定海路派出所,我们隆昌路派出所的一位华所长后来调到这家派出所工作,那时派出所已经改称警署了。 派出所的西面第一家人家,是我老单位的一位党委副书记家,这位党委副书记是我表姐的同学,印象中是否与表姐一起去过他家,不能记得了,我那时刚开始工作。表姐是与她的这位同学打过招呼的,对我也有格外的照顾与帮助。 这位党委书记家的后一条弄堂里,住着我这位表姐的三叔家。三叔是位盲人,会算命。我到了三十岁还没有恋爱成婚,我母亲非常着急。有一个下午,母亲与我这位表姐的母亲一起,领我来这里,到三叔家为我算命。在进屋前,她们关照我不要发出声响,她们报了我的出生日期时辰后,三叔开始帮我算命,三叔一说一个准,说我在三十岁前不可能成家等等,算得我汗毛凛凛。那时我正好在《文汇月刊》上读到张洁的一篇短篇小说《浅浅的游泳池》,也是说算命很准的故事,我那是有些相信了。 已故作家程乃珊在杨浦区当中学教师,多次走进爱国二村、民主一村、公助一村等曲里拐弯的棚户区,写成了著名的小说《穷街》 来源:上海弄堂往事、看懂上海和网络 漫步上海文汇戳“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边走边读上海老底子 每天为侬送上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启未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