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要跟你聊一聊半年前红遍整个中国的电视剧《欢乐颂》。 看着这“五美”是不是特别眼熟▲ 当然,在这样的日子里——世界精神卫生日,小编并非要与你探讨它的剧情,也不是要预测第二部什么时候开播,我们来探讨安迪的精神疾病遗传问题。 剧中的安迪因为自己的母亲与外婆都患有家族遗传精神病,因此,安迪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自己的父亲和外公遗弃。 长大后的安迪极度缺乏安全感,害怕与陌生人过分亲密接触,紧张时必须喝大量的水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而她同母异父的弟弟则患有自闭症,此时,安迪怀疑自己也患有遗传型精神病。 精神病,真的会遗传么? 早在十九世纪许多学者就很注意遗传对精神病的作用,特别是某些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精神发育迟滞。其他精神疾病如性变态、人格障碍甚至某些神经症亦有证据表明,其发病与遗传有关。 一些研究成果与数据: 长期以来人们研究最多的是内源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 内源性精神病相关研究表明: 1)精神分裂症和情感疾病的发病先证者或索引病例的亲属的发病率或危险度显著高于一般群体。 2)发病危险率或患病机率与血缘关系有关,血缘关系越近,发病危险率或患病机率越高,一级亲属高于二、三级亲属。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支属精神分裂症的可能危险率约为4%-14%, 若双亲均属精神分裂症,子女患病率高达40%。 又如抑郁症患者以及支属的患病率高出一般人群30倍, 患抑郁症的患者有抑郁症家族史的大约50%。 双相Ⅰ型障碍的支属中患病概率高出正凡人群8-18倍, 父母一方患病,其子女患病概率25%, 父母二方均患病,则子女患病概率可高达50%-70%。家系研究发现血缘愈近,患病率越高。 《飞跃疯人院》剧照▲ 一些研究进展: .03 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的两篇论文称,有多国科学家参与的两项精神病学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最终确认了多个可导致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性精神障碍的遗传风险因子,并发现这两种精神病间存在着遗传重叠。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了解这两种精神疾病的病因,也为开发新的精神病疗法带来了希望。 .02 精神病基因组学联盟交叉病症组(PGC)的研究人员,通过迄今最大的精神疾病遗传研究项目,确定了5种主要精神疾病的遗传关联程度:共有基因变异占这些疾病风险的17%至28%。即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双相情感障碍、重性抑郁和精神分裂症具有共同的遗传危险因素。 具体来说,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的结果显示 这些病症涉及2个基因——CACNA1C和CACNB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这两个基因均参与了脑细胞的钙平衡,并且可为新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这项分析首次提供了全基因组证据显示5种儿童期发病或成年发病的精神病症之间具有单独和共同的分子遗传危险因素,临床实践将这5种精神病症作为不同类别进行治疗。” ——研究者JordanSmoller(医学博士,美医院) 《海上钢琴师》剧照▲ 以上数据及研究表明:精神疾病与遗传基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面对精神疾病,基因检测尤为重要。 爱康全基因组检测,全面检测人体内所有30亿个碱基对,一次性检测多个基因。尤其是对于具有家族遗传史者,可通过基因检测,评估患病风险,可做到提早预防,规避可能触发犯病的外部因素。对儿童多动症、儿童孤独症等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通过基因检测,找到这种基因缺陷相对应的药物副反应,从而指导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使用。这从根本上降低药物副作用,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爱康全基因组检测上市震撼价:38,元 本文参考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