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偏执性人格障碍 行为界定 1.没有足够的判断,就怀疑他人要实施虐待、欺骗和从他/她身上得到好处。 2.由于无根据地怀疑朋友或同事的忠诚、信任而弄得心劳神疲。 3.向他人吐露自己的事非常谨慎,因为过分担心交流的信息会对他/她自己不利。 4.无中生有地从他人的意见中,发现隐藏的、侮辱性的信息。 5.对侮辱或轻视他/她的人怀有顽固的怨恨。 6.对有关他/她性格的评论过于敏感,并会愤怒反击。 7.没有证据地反复猜疑他/她的配偶或伙伴不忠诚。 长期目标 1.减少对他人的猜疑,增加信任感。 2.放弃歪曲的、怀疑性的信念,用更合理的、基于现实的信念来代替。 3.适当地增进与他人的关系,减少自我保护性的退缩。 4.增加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弹性。 5.以健康的方式表达愤怒。 6.减少或消除因他人的拒绝而被激惹,增加对自身弱点的安慰。 短期目标 1.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表达出对治疗关系的舒适感,并开放地吐露担忧与困难。(1,2) 2.建立具体的治疗目标。(3) 3.建立与治疗师的信任关系。(4,5,6) 4.在治疗环节,感觉安全和可控。(6,7) 5.认识到导致恐惧感的歪曲信念。(8) 6.描述在当前情境中(如,工作中)恐惧感的减少。(1,9,10) 7.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愤怒,而不是因为感到不公正和蔑视而进行毫无根据的指控。(11,12,13,14) 8.在心理治疗环节,表达自己情绪有些脆弱。(1,5,13) 9.对于导致自己受挫的人,表达出合适的不愉快或愤怒,而不是勃然大怒或报复。(15,16,17) 10.在以前表现出退缩和报复幻想的情境中,表达自信和果断。(18,19) 11.接纳自己或他人的观点,表达愿意用新的方式来看待以前的问题,体现了思维风格的灵活性。(20,21,37) 12.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疏远别人。(22,23) 13.接纳消极的结果,而不是否定或指责其他人。(24,25) 14.阐述对其他人表达信任。(26,27,28) 15.表达愿与重要的人维持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的信念。(26,28) 16.在他人的帮助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自我保护性地逃离情境。(29,30) 17.用“我”来表述自己。(31) 18.对于来访者的不信任和猜疑行为,配偶或家庭成员感觉受挫。(31,32) 19.对他人表达准确的共情。(22,31,42) 20.与他人分享个人问题。(31,33,34) 21.报告与同事或非正式的伙伴有了愉快的交谈。(34) 22.认识到消极的自动思维导致自身的低自尊或羞耻感。(35,36) 23.认识自己的不足感,并逐步提高自尊。(5,35,36,37) 24.报告类妄想的想法quasi-deluslonalmaterial仅是对一系列事件可能的解释之一。(38) 25.与介绍的临床工作者合作,评估使用精神药物治疗来改善情绪和降低焦虑的必要性。(39) 26.按照医生的吩咐,服用药物,并且报告药效和副作用。(40,41) 27.对他/她怀有怨恨的人,给以原谅。(42,44) 28.认识到自身的弱点,并反应平静,而不是大怒或退缩。(16,43) 29.认识到配偶是忠诚于他/她的;说出不再检查他/她。(23,45,46) 30.对重要的人表示关心。(47) 31.认识到当有人不值得信任或有报复性时,大部分人不会对他/她记恨。(9,22,36,48) 治疗性干预 1.通过无条件的积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