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派有关早发性抑郁的研究 袁 丽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早发性抑郁症症状的表现,抑郁发作的原因及精神分析学派对于抑郁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阐述。 精神分析 早发性抑郁 儿童 青少年 美国有研究显示:1.8%的青春期前儿童和4.7%的14-17岁少年出现有某种形式的抑郁。而早发性抑郁症(Early-onsetDepression)就是专指在未成年期(主要包括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发病的抑郁症。调查显示,重症抑郁的流行率在儿童中约为2%,在青少年中明显升高约为8%。早发性抑郁严重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社会功能的正常发展,并可能造成终生损害[1]。 1、关于抑郁的表现 以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来看,抑郁具有非常强烈的“抑制”。与他人接触存在困难,自己把自己封闭。同样,抑郁的青少年有非常多的进攻性,始终处于发怒的状态中。在抑郁症中,死冲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伴随身体的症状,首先觉得头痛,有比较严重的睡眠障碍,晚上入睡的时候会有许多“我什么也不是,我什么也不能做”等观念影响了他的睡眠,起床也变得很困难,这就增加了白天的疲倦。 在青少年进入抑郁之前,会表现出过多的行动,处于躁狂状态中间,而且焦虑情绪与抑郁有关[2]。据统计,早发性抑郁共病焦虑的比率高达70%,约25%的患者伴有其他行为疾病(多动症,攻击行为等)。早发性抑郁患者酒精和药物滥用的风险也更高[3]。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分析,全世界人口中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3%。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国外有研究发现12~17岁少年儿童抑郁的发生率在5%~8%[4]。有的青少年为了防御抑郁而表现出过度行动,而有过度行为的人不能被诊断为抑郁症,因此人们可以认为得抑郁症比例可能超过5%~8%。所以,实际的抑郁症的比例应比统计的数据更多。这些都是值得心理学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北京最好的去白癜风医院北京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