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灵性导师帕梅拉·克里柏 《灵魂的暗夜》 什么时候该寻求帮助? 一个人罹患抑郁症,深受折磨,大多数人给他们的建议都是看精神科医生,按时服药。 从灵性角度看问题的人,往往不愿将抑郁症单纯地看作失常或疾病。他们认为,单纯地以神经生物学的科学方法来诊治这些症状是一种毫无必要的简化(将精神降减为脑化学过程),有害无益。这类人倾向于不吃药,而是进行内在工作。 帕梅拉的看法是,这两种做法都有偏颇之处。 在她身患深度抑郁症期的前几个月,还能偶尔与内在小孩、人格片段体、高我联结来走出低谷,但当她深深陷入“我很坏,罪孽深重”的偏执妄想后,她无法与这些内在的部分或更高的存有建立联结。回归往事,她意识到,那时,她需要的是“另一种形式的帮助”,也就是身体层面上的帮助。只有药物,才能帮助她保证基本的睡眠和饮食。 和仅仅在生物化学层面治疗抑郁症的做法相反,高度专注于灵性的人有时会完全忽略身体。 他们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精神并不受限于身体,相反控制者身体。在帕梅拉看来,这也片面的。当一个人的精神疾病已经完全影响到他的身体层面的安乐时,服药就是必需的,它可以帮助一个人回归身体,脚踏实地地驻身于自己的肉身之中。 精神严重失衡的五种症状 如果你从未经历过精神上的严重失衡,可能很难想象处于这种境况的人,其思维方式是何等的奇异、古怪与疯狂。深陷其中之时,这个人偶尔也会感到自己不对劲,不过却无力自拔。精神失常患者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这些都是我自己亲身经历过的。 1关系妄想症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种提示或征兆,都与自己有关。认为所发生的一切皆因己而起,自己是始作俑者。执着地在一切事物中寻找征兆及意义,而且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即使因此而变得精疲力竭亦无法止步。 2偏执性精神病极度不信任,认为人们所说所做的一切都带有敌意,或者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敢信任任何人。一切的一切都是针对自己而来的,都隐藏着阴谋诡计。被害妄想症:认为每个人都居心叵测,想要加害自己。 3思维奔逸思潮澎湃,联想迅速,大脑异常清醒。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与念头,睡眠质量差,却不觉得疲惫、困倦或迟钝。根本无法暂停脱缰的思绪,稍微放松一下。 4内心麻木感觉内心已死,完全麻木或石化。无法快乐起来,也不再哭泣。不再有情绪上的波动,甚至感受不到任何情绪。对自己感到异常陌生与疏远,也觉得自己已与他人——那些富有生命力的人——完全隔绝。。 5欣快感欣快感是躁狂症患者常常体验到的极乐感。它与前面几个症状的区别在于,患者(最初)将其看作积极正向的感受。这和强烈的爱情有得一比。而且,你仿佛开悟一般,觉得自己能够洞察一切,理解一切。不过,问题在于,你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己,并逐渐失去与地球实相、与他人的联结。你飞得过高,往往无法轻柔、平稳地落地。 允许他人帮助你 心理失调与精神失常,抑或情绪低落与抑郁症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明显。什么时候才算是精神失常呢?当你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心中痛苦不堪,再也无法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时,就在心理上越过了某一界限。 这时,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扪心自问:“我是否有些精神失常?”这时候,你最需要做的就是允许他人帮助你。 与精神失常患者(躁狂症或抑郁症)沟通的最大障碍之一是,因着脑中的幻象,他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封闭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们认为自己对周遭事件做出反应的方式是唯一正确的。他们透过有色眼镜来看待身边所发生的一切,比如坚信他人蔑视自己;认为自己最睿智,他人尚未发展到自己的认知程度等。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观察世界的过程中,狂热地以某一僵化的模式来诠释所有的事实,就要敢于承认这一点。认知与直面这一点需要坚强的勇气与力量。然而,“我是对的”所带来的满足感和“孤立隔绝”的痛苦相比,是如此地苍白。因此,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执着,允许他人进入自己的世界。如果你已经越过界限,便已置身于困境。这时的你已然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己,甚至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走出沼泽。 因此,寻求专家的帮助是明智的选择。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话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会一落千丈,或者感到难以与他人谈论自己那些极其可怕或者怪异的想法与情绪,尽管如此,还是要寻求帮助。 不这样做的话,你可能会被禁锢在自己的地狱之中,陷入恶性循环,日益严重地受困于负面情绪,以及执着的想法与幻象。记住,无论你有何种经历,这都是“人性的一面”。 这个世界上,有人与你有着类似的经历;也有人对你的经历与体验拥有一定的知识与洞见,你确实能够得到帮助。而寻求帮助的第一步就是:与他人分享自己正在经历的一切。 文章来源于网络 德宝使命: 让科学走入生活,让心理学服务大众! 德宝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