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氮平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作用于多个受体,是最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之一。奥氮平引起的最显著不良反应是代谢问题,急性胰腺炎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种,但所幸不常发生,科勒等人共发表51例,其中的13例描述较详尽。 来自马萨里克大学精神医学院的Ustohal博士等人,在年于JournalofClinicalPsychopharmacology上发表了一篇个案报道,一例年轻女性在奥氮平治疗后出现无症状的淀粉酶和脂肪酶快速升高。 病例详情 一位17岁少女因偏执型精神分裂首次就诊。她的症状主要是宗教妄想以及言语性听幻觉。常规实验室检查,如尿素、肌酐、离子、全血细胞计数均未见任何异常。因为严重的妄想,使其有自伤倾向;因为有被投毒妄想,导致其拒绝食品、饮料、药物的摄入,故直接收入重症精神病护理病房。立即采取肌注奥氮平10mg,2次/日的治疗方案。两次肌注奥氮平之间肌注氯硝西泮,同时进行肠外营养。 住院第三天,奥氮平总剂量30mg治疗后,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到.98IU/L(正常范围28.19–.18IU/L),脂肪酶升高到80.98IU/L(正常范围13.20–59.99IU/L;图1)。C反应蛋白(CRP)也增加到18.6mg/L(正常范围0-5mg/L),但全血细胞计数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患者没有如胃痛或呕吐等任何症状。 此后继续予奥氮平、氯硝西泮肌注治疗。住院第四天,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再次升高。胰淀粉酶水平第一次测试为.77IU/L(正常范围13.20–75.43IU/L);CRP升高到38.6mg/L,血白细胞数目维持在正常范围。到目前为止,患者仍无症状。为了控制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继续予奥氮平治疗;每日对患者进行血液检查并密切观察。 住院第5天,淀粉酶及脂肪酶水平再次升高,而CRP降至15.4mg/L,血白细胞计数仍在正常范围内。胃部超声检查未见病理征。第6天,淀粉酶及脂肪酶仍在升高,CRP降至13.6mg/L,但患者仍无胰腺炎症状。因持续增高的淀粉酶及脂肪酶决定停用奥氮平,改予利培酮(氯硝西泮继续使用)。 换药第二天,淀粉酶及脂肪酶立即下降,CRP为12.7mg/L,白细胞仍在正常范围内。住院第8天,患者开始进食。第10天,实验室检查数值进一步下降。在第15天(停用奥氮平第9天)这种下降的趋势趋于平稳。住院第21天(停奥氮平第15天)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再次下降。 一周后,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继续呈下降趋势。出院前(住院第57天,停奥氮平第51天),所有实验室指标皆处于正常范围(血淀粉酶89.98IU/L,胰淀粉酶37.19IU/L,脂肪酶49.19IU/L)。 小结 住院前,患者无其他治疗史,无吸烟史,无酒精及物质滥用史。其在住院期间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在正常范围。未发现引起淀粉酶、脂肪酶增高或胰腺炎的危险因素。与药物相比,引起胰腺炎的原因主要是胆道系统阻塞、酒精、代谢异常、创伤、缺血、传染病、妊娠、家族性急性胰腺炎、自身免疫疾病等,还有其他如胃溃疡、克罗恩病、毒素等原因。有些严重胰腺炎病例是特发性的。 本例病例未发现这些可能原因的任何迹象。因此而认为奥氮平可能与这种快速和严重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有关。尽管精神疾病本身可能有一定影响,但奥氮平的因素是不可否认的。停用奥氮平改用利培酮治疗后,这些酶类立即下降,支持这一假设。 在详细报道过的13例奥氮平相关急性胰腺炎的病例中,有6例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在其余7例中,因有其他危险因素存在,奥氮平的影响尚不明确。尽管这是一种罕见的不良反应,可以推测出还有未报道的因奥氮平或其他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胰腺炎病例。这种严重的不良反应通常出现在奥氮平治疗开始的前几周或前几个月,目前所知的最早出现于治疗后的第6天。 奥氮平的这一不良反应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通常认为奥氮平是通过其代谢不良反应(尤其是体重增加、高脂血症、高血糖)间接引起胰腺炎,但该患者并未出现代谢问题。在本例中奥氮平的作用更可能是直接的,因为出现的快速。 肌注奥氮平的方式可能也是一个因素,因为与口服相比有着不同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奥氮平治疗是否会导致胰腺炎?我们推断继续奥氮平治疗可能导致胰腺炎,最有可能是形成水肿,但换药预防了它的发生。 经奥氮平治疗的患者,需监测躯体状况,包括胰腺炎可能出现的症状,常规实验室监测淀粉酶和脂肪酶都是所必须的。但是,患者的个体化临床特征也是决定诊断和治疗的关键因素。 编辑:陈静 投稿:chenj dxy.cn那家医院制白癜风好治白癜风太原哪家医院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