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老年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专家 解读 医院精神科五疗区主任辛春东?辛春东副主任医师,现为医院五疗区科主任。毕业于延边医学院医学系,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20余年,曾多次到北京、四平、延吉等地区进行专业进修及考察。先后发表国家级、省级、市级学术论文10余篇。 主要擅长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躯体形式障碍、老年性精神障碍、酒依赖及癔症等精神障碍的诊断及治疗。 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成为当今社会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据估计,截止年我国将有4.39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随着平均年龄的不断增长,与年龄相关的各种老年疾病也会明显增加,老年精神障碍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老年精神障碍的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尤其需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专家建议您: 药物治疗是改善精神障碍,尤其是严重精神障碍的主要和基本措施。一般认为,除了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老年期特有的精神障碍外,其他老年期精神障碍与成年期精神障碍治疗药物的种类基本相同,主要有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和抗焦虑剂等,但是由于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与青壮年人已经有所不同,所以治疗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1、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常常合并有其他多种疾病,同时老年人由于心脏、肾脏、肝脏和脑等器官的功能开始衰退,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所以一般而言,老年人使用精神类药物时剂量应适当减少。 老年人用药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老年人患病的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常常多病并发,如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而许多的躯体疾病都可以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因此老年患者较青壮年患者在用药机会、用药种类方面明显增多,疗程也较长。 2、老年期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尽量减少使用药物的品种和剂量。原则上老年期患者尽可能单一用药,即若一种药物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便不主张合并用药,能不用药物的应尽量避免使用。一旦选择药物治疗,则需要合理选择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评估疾病的严重性和预测使用药物的潜在危险性,恰当地选择疗效可靠、作用温和的药物,排除禁忌症。 3、合理的给药方法是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身体状况来选择个体化的剂量,缓慢加量,注意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以原有效剂量维持较长时间(一般4~6月)巩固疗效,而后逐渐减少剂量,以最小有效剂量维持治疗。巩固、维持治疗时间根据病情恢复的情况、人体的耐受性等决定。对于老年期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一旦经对症治疗精神状况得到较好缓解,便可缓慢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或停药,而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 4、此外,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大多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不能按时自主服用药物,所以老年人服用药物治疗时还需要特别重视其服药的依从性,需要家属细心照顾,防止重复服用或者漏服。 ?图/文编辑:五疗区沈婧 长按 |